View
DRD再定义 \ 大变局时代的本质?






















序言 时代

近年来,我们常听到: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新冠疫情作为不确定因素,加剧了这一变化。


身处不同位置角色上的我们,面对众多变化现象的体感是不一样的。我们尝试从企业和个人的感受层面,以回顾的方式,从历史数据中寻找一些信息线索,并谈谈我们对这个时代(日月运行以成四时变化的更替时期)的理解。


这个时代变化的现象背后究竟是什么因素带来的?它意味着什么?作为设计和商业经营者应该怎么办?


预计阅读时间:9分钟









DRD再定义对大变局时代的理解:

信息化&数据化的数字化时代→

信息化与数据化是数字化的必经之路。






来看一组数据






Ⓐ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① 中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达73%


166X   &   73%


自1994年中国接入全球互联网以来,中国网民从1997年的62万,增长至2021年的10.32亿。

24年来中国网民规模增长166倍,27年来中国人口互联网普及率已达73%。




② 我们既是人民和住户,也是网民和用户


热心市民  &  热心网友


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这也是意味着我们的身份角色发生改变,我们既是人民,公民,市民,住户,

同时也是网民,是各种各样软件平台的用户。





③ 95后00后10后面对互联网适应能力更强


95s00s10s  &  60s70s80s


我国1944年接入互联网,这也意味着95后00后10后出生就直接进入网络信息化时代,是真正的网络原住民。

因此,他们相比于60后70后80后在互联网时代表现出来的适应能力更强,玩得更转。




④ 新的概念还没消化又不断涌现 使人更焦虑











我们大多数时候,可能会这样理解,

甚至对号入座:


我们常常用线下经济VS线上经济,实体经济VS虚拟经济这样的定义来理解这种变化,但这样的定义真的对我们有助益吗?这样的定义,就自然产生了一种二元对立的矛盾关系,自然让人不自觉地产生一种对抗的情绪,从而变成了一种阻力。






在面对变化与沟通时,

永远不要先开启对抗模式。

——DMD非常识商业策划人 陈榆








回到现实生活场景中来看看

互联网和设备带来了什么变化



从我们的存在状态来看,我们、父母、客户,既在现实中也在网络中,既在场也在线;从角色作用来看,我们、父母、客户只是作为用户,借用互动连接工具(设备、网络、软件),进行便捷高效沟通;从视讯原理来看,大概是信息化采集分析 - 数字化编码解码 - 信息化显示的双向即时交互。







再理解再定义这种变化

再定义就是再次认知 重构关系



我们认为互联网带来的变化是实体与网络的叠加关系,是在场与在线的叠加关系,是用户与工具的使用者与使用的连接关系。并非非此即彼的对立对抗关系,我想理解这一点特别重要,只有这样理解,才有可能产生实体与网络的协作,也才能让工具为我们赋能。








调整了心态,理清了关系

再看看看本质是什么


连接工具  &  降本增效


我们发现互联网、智能设备、网络这套超级连接工具,主要工作原理是把物质转译成图、文、声、像、数的超级信息存储系统与数据处理工具。可以帮助我们: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交易效率,同时也普遍消除了信息不对称,也同时加剧了信息和竞争的同质化。








我们看到的最重要的改变是


物质 信息 数据的叠加态


这个世界的连接方式,叠加了物质转译成信息数据的连接方式,我们的沟通不仅要使用人类语言,如果想要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就需要翻译成计算机的语言(1和0),而对于企业而言,第一步就是信息化,有了信息化的基础,就自然可以开始累积数据;第二步,我们根据这个数据所观察到的某种周期规律变化,就可以为我们经营提供参考依据,从而帮助我们进行决策。


信息和数据,本身并不可怕,它本身就存在。就像我们看到草木在摆动,我们就知道因为有风,虽然风看不见,但是我们知道它存在。知道它存在,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凭着良心,思考如何合理地使用它,借用它的势能,为人所用,合理的使用,仅此而已。





来看一组数据:




Ⓐ 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艾媒数据






二十大报告提出


建设数字中国 世界是连通的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出版的《十四五大战略与2035远景》P47中提到:“网络化、信息化与智能化的深度融合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革命性动力,重新定义国际价值链分工和国家竞争力。从生产函数来看,历次工业革命关键投入要素组合在不断变化。第一次产业革命,资本、劳动力、少数技术和煤炭成为关键要素,表现为机械化;第二次产业革命,不仅资本、劳动力而且更多技术和石油、天然气、电力成为关键要素,表现为机械化、电气化等;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信息、计算机、网络等成为越来越关键的现代要素,工业化表现为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第四次产业革命,不仅信息、网络而且数据、智能、绿色成为关键要素,工业化表现为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低碳化。我们要后来居上,把“失去的200年”找回来,决定了我国工业化发展必然是一个新型“并联式”“叠加式”的工业化过程。”数字中国已是国家战略,而信息化、数据化是未来企业数字化必经之路。








经济形态的改变


农业经济

& 工业经济

& 数字经济新形态


基于此,那么当下,我们把物质化企业转译成信息数据的能力就是叠加竞争力,信息化、在线化、数据化是企业发展的全新动力与革命性力量。我们的建议是:基于合理的利润前提下,围绕“降本增效”的经营目标,逐步采用“经营数字化与数字化经营”的策略,将企业经营全过程信息化;借助工具和平台,实现在线化;叠加时间累积数据;学习数据化分析;数据化决策与精细化管理以及数据化反馈。让原来看不见的价值通过信息化和数据化得以看得见,让原本模糊的混乱的重复出现的问题,借助信息化和数据化得到梳理、优化、解决。









基本逻辑


信息化 即 标准化 流程化


企业信息化是什么意思?通俗而言就是把公司的里里外外都翻译成信息和数据。借用信息化、数据化的方式,帮助自己、客户、团队、供应商、媒介渠道信息化、数据化,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具体怎么做呢,就是把重要的人事物转译成图、文、声、像、数。


人事物 转译成 图文声像数


企业信息化数据化 - 在场并在线


客户信息化数据化

→ 服务与客户管理流程标准(手录或购买软件)

项目信息化数据化

→ 成果与案例管理流程标准

团队信息化数据化

→ 职涯薪酬管理与各部门工作流程标准

供应商信息化数据化

→ 合作与供应商管理流程标准

媒介渠道信息化数据化

→ 媒介渠道管理与内容传播流程标准


注:可以暂时不具备系统能力,但要先有系统意识。






关键是只要你想做

就总会有办法

——LICO力高设计 创始人 钟良胜






想到就执行 早做早验证


难做 才是 高墙壁垒门槛


我也知道这是一件看上去就很难做的事,但看上去就很难、做起来更难的事才是真正的高墙、壁垒和门槛。因为大多数人都看到了、想到了,然后放弃了。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知道DRD再定义现在所做的事是困难重重的,是很难的,但是也在默默积累,默默研究,默默验证,步履不停的原因无论世界怎么变,我们能够努力去做的事情只有一件:种什么因。






或许我们也明白 并不是因为真的难


因为要么费时间 要么费钱


我想这个世界没有真正简单轻松的事。我们唯一需要努力训练的是“举重若轻”的功夫和心态,显然这是不容易的,所以,我们也还在不断修行的路上,时常告诫自己:求之于势,不责于人。对于难而重要的事,根据自己当下所处的阶段条件,要么付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要么付出合理的钱请人来做。为什么我们常说“专业的事请专业的人做?”最主要的原因是“花钱买经验,降低犯错成本。”我想这也是专业和职业最核心的价值了。







作者 @ BrandPeter DRD










序言 时代

大变局时代的本质是什么?






第一讲  商业

我们被客户消费了什么?



第二讲  品牌

我为什么要品牌化运营?


 
第三讲  大脑

为什么说品牌存在于大脑中?



第四讲  信息

大脑是怎么处理信息的?



第五讲 基因
为什么说基因决定品牌生命力?



第六讲  基建

为什么我们需要品牌基建?



第七讲  指南

产品不是核心价值,如何生产才是?



第八讲  客户

可以定任何价,但要先解决凭什么?



第九讲  职业

既要服务客户,更要服务员工?



第十讲  合作

互为渠道,聚合资源?


图文内容计划  最终以实际内容为准













DRD 释义

Define & ReDefine 定义再定义

DRD 主张

系统再塑品牌 唤醒品牌的力量

DRD 主研

信息化与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品牌价值内核构建与表达的方法

DRD 服务

为寻求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和商业公司提供品牌年度顾问服务

DRD 产品

基于品牌价值内核和价值外化的专属性 系统性品牌系列指南






Design by 青禾创意 粤ICP备18105368号